春節臨近,年終獎應該拿來抄底還是遠離風險呢?剛過去的1月,市場基本上實現了券商們鼓吹的“躁動”行情,尤其是周期股和銀行股,也是托起大盤的功臣。那么踩中一月行情的機構們,對二月又是怎么看的呢?
中泰證券指出,從歷年春節前后的行情表現來看,春節前后股市上漲的概率在80%-90%之間,平均漲幅在2%-3%左右。與當前階段類似,春節前2周左右,當周上漲的概率較低,平均漲跌幅在-1%左右。
風格指數方面,節前5個交易日,大盤股和中盤股上漲的概率和漲幅均高于小盤股,節后5個交易日,小盤股占優。
行業指數方面,平均節前漲幅較大的是有色、汽車、鋼鐵、非銀等行業,金融、周期板塊上漲概率相對較高;平均節后漲幅較大的是農林牧漁、綜合、電子、輕工制造、紡織服裝等,消費類行業上漲概率相對較高。
天風證券認為,敢于在下跌中買入。近幾天市場的下跌有一些恐慌情緒,主要是對股票質押新規和結構化信托監管所涉及的范圍和規模缺乏充分的了解。按照我們的分析和測算,這兩項監管措施所產生的短期直接沖擊并不大。對監管的底線要有正確的認識,不能因化解風險而產生風險。業績地雷主要集中在中小股票,龍頭股業績仍然保持較好增長。
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表示,對2018年全年持樂觀預期,不過經歷一定幅度上漲后,市場可能出現反復。一方面臨近春節,利率一般會上行,2月份資金面可能再次偏緊;另一方面近期南方大部分地區遭遇降雪降溫,企業生產可能受到影響。
長期來看,A股現在正處于牛市初期,當前行情與2014年“形似而神不同”。形似:2014年底,表現為金融地產領漲,成交占比大幅上升,這是牛市初期的確認信號,填平估值洼地。但行情“神不同”:2014年中-2015年中的牛市源于宏微觀流動性寬松,當前則源于企業盈利增長及機構資金入場,趨勢更平緩、時間更持久。
中泰證券指出,2月依舊處在做多窗口。經濟指標快速下行的風險暫時看不到;美元近期持續走弱也帶來周期品的做多機會,更有利于人民幣計價的所有資產; 2月資金面相對樂觀,利率有望短期企穩,這有助于市場風險偏好的修復,前期超跌的績優成長股有望迎來反彈。
安信策略陳果則旗幟鮮明地表示,傾向于認為2月A股市場將由強轉弱,由躁動轉入震蕩。在金融去杠桿逐步推進背景下,近期公布PMI數據和金融信貸數據也可能會使得部分投資者對經濟的短期展望有所下修。在定向降準后,近期流動性呈現改善趨勢,但也將面臨春節效應帶來的擾動。近日年報預告出現一些公司業績顯著低預期,A股投資者風險偏好受抑制。2月春節期間海外市場的不確定性屆時可能也將影響投資者的風險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