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工信部網站發布文件,同意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物聯網等領域eSIM技術應用服務。去年12月,中國聯通已經獲批開展該服務。至此,三大運營商均獲批eSIM全國應用許可。10月27日,紫光國微旗下紫光同芯獨家中標中移物聯7000萬顆eSIM晶圓大單。
點評:
1.eSIM可實現無卡化,較傳統SIM卡優勢明顯,更加適用于廣泛物聯場景。
eSIM(embedded-SIM),是指將SIM卡嵌入到設備,并通過無線遠程下載方式對其配置進行更新。與傳統的可插拔式的SIM卡相比,eSIM大大減少了設備上的卡片占用空間,體積縮小至傳統SIM卡10%,而且在形式上是直接嵌入設備內部,實現真正設備無卡化,從而增加產品設計的靈活性;其抗震性、耐高溫、可靠性更強,更能適應惡劣的工作環境;未與特定運營商綁定以及遠程配置支持靈活切換運營商數據,從而保證快速穩定的連接。雖然是傳統SIM卡演化的結果,但eSIM與插拔式SIM卡并不是完全競爭關系,而更多是應用場景的互補。eSIM更加適合多終端連接、物聯網以及對穩定性、可靠性要求較高的場景。
2.eSIM技術的采用對推動蜂窩物聯網的規模化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物聯網連接可分為蜂窩網絡和非蜂窩網絡兩種。基于5G的大規模物聯網(mMTC)及超高可靠超低延遲通信(uRLLC)將會促進蜂窩物聯網設備的采用。隨著工信部《關于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的貫徹落實,我國將會建立NB-IoT、4G和5G協同發展的蜂窩物聯網綜合生態體系,以NB-IoT滿足大部分低速率場景需求,以LTE-M滿足中等速率物聯需求和話音需求,以5G技術滿足更高速率、低時延聯網需求。目前我國已建立了70多萬個NB-IoT基站,移動物聯網設備連接數已經超過10億個,其中NB-IoT連接數已經破億。現階段,eSIM的導入主要在消費電子市場,尤其是可穿戴設備。未來五年eSIM在消費電子中的滲透率有望持續增加,并且會廣泛應用于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工業互聯網、車聯網、智慧醫療等垂直領域,對推動蜂窩物聯網的規模化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3.發展物聯網發令槍已經打響,政策放開將加快部署節奏。
2020年10月19日,工信部發布批文,同意中國移動、中國電 信開展物聯網等領域eSIM技術應用服務。而在今年年初,工信部已發布關于中國聯通開展物聯網等領域eSIM技術應用服務的批復。至此,我國三大運營商均已獲得在物聯網領域開展eSIM技術應用服務的批準。三大運營商在eSIM領域均早有布局,政策放開將加快部署節奏。中國聯通是目前三大運營商中進展最快的一家,其eSIM業務主要兩種,分別是“eSIM一號雙端”和獨立號碼業務,并在今年將eSIM可穿戴獨立號碼業務拓展至全國。中國移動在今年10月進行7000萬顆的eSIM晶圓大規模采購。我們預計后續三家運營商會加快eSIM卡業務部署節奏。
4.擁有芯片生產能力的公司將在eSIM發展中具備
核心優勢,建議持續關注以下eSIM及物聯網領域相關標的:
(1)eSIM卡芯片廠商:紫光國微。公司作為國內物聯網eSIM產業的重要成員,在該領域布局較早,安全芯片產品在2018年已通過中國聯通eSIM管理平臺測試。此外,公司超級SIM卡產品同時具備SIM功能和存儲功能,能為產業鏈帶來多方共贏,在5G大存儲容量需求下,有望迎來發展機會。
(2)eSIM將大幅降低物聯網模組的制造成本和難度,提升模組廠商大規模出貨能力,并且推動物聯網應用發展,建議關注:
移遠通信:國內物聯網模組龍頭公司。產品全系列覆蓋,包括5G模組、4G模組、NB-IoT系列通信模塊等。公司下游應用廣泛符合長尾市場特性,已構建規模優勢。
廣和通:無線通信模組提供商,公司是英特爾在中國投資的唯一一家無線模組商。公司產品隨著網絡更新換代,有望實現產品銷量和價格的同步上升。
移為通信:國內稀缺物聯網M2M終端標的。業務聚焦于追蹤類物聯網終端,產品主要應用領域為車載、動物溯源管理等領域,公司聚焦海外高端市場。
威勝信息:物聯網智慧公用事業全產業鏈布局。行業內少數同時具備物聯網感知層、網絡層、應用層設備及系統研發能力的高新技術企業。
日海智能:公司聚焦物聯網綜合產品服務,解決方案將聚焦于智慧社區/園區、智慧展館、智慧監獄。模組方面涵蓋5G、LET-cat1、NB等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