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觀點
行業要聞:
1)CDE發布《藥品附條件批準上市技術指導原則(試行)》;2)第三批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發布;3)國家醫保局發布《關于印發國家醫療保障按病種分值付費(DIP)技術規范和DIP病種目錄庫(1.0版)的通知》。
上市公司公告:
1)賽諾醫療:新一代洗脫支架的隨訪結果發布;2)貝達藥業:首個國產ALK抑制劑恩沙替尼獲批上市;3)藥明康德:參股公司港股上市帶來公允價值變動收益。
最新觀點:
上周醫藥生物行業指數下跌1.43%,跑輸滬深300指數3.21個百分點。細分板塊中,漲幅最大的是化學制劑板塊(+0.93%),跌幅最大的是醫療服務板塊(-5.32%)。較上周末絕對估值和估值溢價率均有所下降,經過近期持續回調,醫藥板塊估值溢價率已處于歷史中高位水平。
2020年的醫保目錄調整現在也已進入談判和競價的關鍵階段,預計談判結果將于12月底公布。此次納入醫保談判的共涉及751個品種。由于此次涉及的醫保談判品種較多,且部分領域競爭較為激烈,我們認為價格降幅可能會相比之前較大。此次醫保目錄調整將藥物準入門檻的上市時間直接由上一年的年末擴大到方案的公布日期,意味著上市藥物進入醫保的速度進一步得到加速,提高了創新藥的可及性和放量速度,推動創新藥行業發展。在政策的推動下,創新藥將是長期投資主線,建議關注相關產業鏈。結構性機會依然存在,建議關注核心板塊,包括醫療器械板塊、零售板塊、醫療服務板塊以及疫苗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