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啤酒消費大國,消費量占世界啤酒總消費量的20%以上。據有關行業協會測算,2019年全國啤酒產量約3765萬千升,較2015年減少20.2%,行業取水量(指新水,下同)約1.3億噸。近年通過調整生產、創新管理模式、實施節水技術改造等方式,千升啤酒取水量下降至4立方米左右,較2015年降低約16.8%。
2020年啤酒行業重點用水企業水效“領跑者”包括百威(宿遷)啤酒有限公司、百威雪津啤酒有限公司、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廣州南沙珠江啤酒有限公司、青島啤酒寶雞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水效“領跑者”充分挖掘生產各環節節水潛力,主要做法包括:
一是創新管理模式,加強節水管理。制定各項節水管理制度,明確職責權限和運作規范,加強部門間聯動溝通,建立完善的計量管理體系,實現節水人員及流程管控。如百威雪津啤酒有限公司運用工廠最優化管理(VPO)模式,多途徑實現節水管理;青島啤酒寶雞有限公司采用PDCA(計劃-執行-檢查-處理)循環管理模式,通過“源頭削減—全員參與—過程控制—技術攻關”,支撐公司節水管理戰略目標及管理方法有效落地。
二是實施節水技術裝備改造,提升用水效率。采用蒸汽冷凝水回收、循環CIP(原位)清洗、釀造分段沖洗、引麥汁水回收利用、串接用水等技術,降低生產及釀造用水量。如廣州南沙珠江啤酒有限公司采用全球最新啤酒釀造——錯流膜過濾技術,通過提高硅藻土過濾線單機過濾量,優化清濁酒罐、水系統等清洗工藝,年節水約8000立方米;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將發酵罐、清酒罐末次沖洗水頻次由三次調整為一次,實現節水3.2立方米/次。
三是實現中水回用,降低新水用量。如百威(宿遷)啤酒有限公司于2015年啟動“水利方”中水外送項目,通過沉淀、水解酸化、厭氧、好氧、沉淀、過濾等工藝,將達標中水免費供市政、社區及工業園區使用,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循環利用;百威雪津啤酒有限公司通過在污水處理站新增中水反滲透項目,將進一步處理后的合格廢水用于相關生產工序,節約新水600立方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