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稅收優惠健康保險工作將在全國范圍推開
財政部、稅務總局、保監會日前聯合發布了《關于將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試點政策推廣到全國范圍實施的通知》,2017年7月1日起將該政策推廣到全國范圍實施。規定凡是個人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的支出,允許在當年(月)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稅前扣除,扣除限額為每年2,400元,即每個月200元。單位統一為員工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的支出,也計入“員工個人工資薪金”,按同樣限額予以扣除。這項稅收優惠政策能有效提升商業健康保險的需求以及消費者參保的動力。
(二)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的落實有利于規范行業的發展
2017年10月,中國保監會出臺了《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和《關于落實〈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有關事項的通知》,并在2017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政府對于保險行業監管政策的落實有效督促了保險公司重視和改進保險服務。通過檢查,有效督促保險公司切實承擔起維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主體責任。同時也加強消費風險提示,幫助消費者提升風險識別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保險公司的規范化和消費者風險識別能力的提高,都能有效地促進保險業的發展。
(三)消費者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識的提高
政府在“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大健康”建設,把提高全民健康管理水平提到國家戰略高度。根據“十三五”規劃,群眾健康將從醫療轉向預防為主,不斷提高民眾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識。在政府的教育,消費者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識將會逐漸得到提高,加上在政府支持政策的推動下,我國的商業健康保險將會繼續得到快速的發展。
(四)醫療健康管理領域的技術創新發展助力健康保險業的發展
技術創新也是國家的戰略層面規劃的內容之一,近年來,技術創新的投入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多的創新技術關注于醫療健康管理領域。在發達國家,可應用的健康管理技術非常廣泛,包括植入醫療設備、移動醫療、大數據分析、云計算等技術。未來的愿景,是使健康管理可以發生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任何設備,任何患者,貫穿醫療全流程。醫療健康管理技術的創新能讓保險公司將創新技術應用于健康管理,例如新型醫療設備的使用、移動健康管理和大數據分析,還能借此打造閉環式的健康管理服務。
(五)老齡化發展提升了對于健康保險的需求
我國老年人口的兩周患病率為46.6%,遠高于全國18.9%的平均水平,也就是說全國人口兩周患病率是18.9%,而老年人口兩周患病率為46.6%,這樣直接導致老年人口的醫療費用急劇上升。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的發展,以及對于醫療消費水平的上升,人們對于健康保險的認知程度越來越高了,消費意識也越來越強了。人們對醫療與養老的充分保障有了更多的追求,對健康養老產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多,為商業保險參與健康養老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
二、不利因素
(一)健康保險缺少醫療服務屬性,盈利能力低
目前國內的保險公司大多僅僅提供保障(尤其是財務保障),對于風險的經營意識只停留在對風險的識別和精算的粗放型階段,尚未進入對承保標的風險進行管理和干預的精細化階段,健康險產品缺乏醫療服務屬性,是保險公司難以把握風險,因此目前大多保險公司的健康險業務盈利能力并不高。未來健康險產品的發展趨勢必然會與越來越多地要醫療健康服務相結合,進入管理式醫療保險的產品形態,通過醫療服務管理被保險人的健康,降低發病率。
(二)險種設計專業程度低,不合理
目前的健康險險種設計更多依賴金融設計專家,醫療專家參與的較少,專業化不夠,銷售的產品中,仍以常見的重大疾病保險和住院醫療保險為主,產品單一,各保險公司推出的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
(三)缺乏全行業數據共享系統
目前我國的醫療機構、保險公司各自有一套數據信息管理平臺,由于系統多、接口多、標準不統一,形成了大量的“信息孤島”,商業醫療保險領域難以建立全行業的數據信息系統、行業信息系統、數據積累等,基于疾病發生率、醫療費用支出率、平均余命等統計資料積累不足的情況下,保險公司很難了解既往病史以及醫療費用的開支,極易導致公司產生承保風險。
保險保費收入預測
2015年,我國保險保費收入為24,282.52億元,同比增長20.00%;2016年為30,959.10億元,同比增長27.50%;2017年1-8月為27,654.18億元,同比增長20.45%。
綜合以上因素,我們預計,2018年我國保險保費收入將達到4.56萬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23.96%,2022年將達到10.77萬億元。
健康保險保費收入預測
2015年,我國健康保險保費收入為2,410.47億元,同比增長51.87%;2016年為4,042.50億元,同比增長67.71%;2017年1-8月為3,194.93億元,同比增長3.12%。
綜合以上因素,我們預計,2018年我國健康保險保費收入將達到5,284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5.36%,2022年將達到9,356億元。